
说起来挺心痛的,其实美国现在的经济情况跟国内差不多;
更糟糕的是,他们很少降薪,直接就是裁员。
一方面是,美国打工人,很少能接受降薪这一劝退操作;
另外一方面是,美国裁人即使不赔偿,也不违法,除了知名公司会很大方地给毕业包裹,一般公司就直接踢人走。
那么,美国人如何应对经济下行期的困境呢?
居然也跟中国一样,吉祥三宝对美国社会同样适用:
网约车,送外卖,保洁,甚至更多,如自媒体,割草,家教,摄影,活动策划,维修服务等;
在美国,有一技之长的蓝领,只要勤快一些,收入就能得到保障。
恰恰相反,美国坐办公室的白领,文职人员,工资比较低;
面对通货膨胀造成的生活成本上涨,赚的钱覆盖不了花销,她们也会选择开启第二副业。
这在大城市很正常,各类服务岗位的需求量也大;
但是,刚刚听到一个消息,连我们小城也出现了需要打两份工的情况,令我小小震惊了一下:有一个关注了我5年,多次留言的本地华人朋友,又一次以她的真实视角,为我们分享美国经济的一个缩影:
这位朋友在我们本地有2家饭店,她写道:
“最近店里DoorDash,uber送餐 (均为美国外卖平台),来了很多坐办公室的白人加入,看看经济坏到什么程度!”
我都被惊到了!
我们这个南部小城,生活成本相对来说比较低,人民也普遍更热情友好,感觉日子过得都挺轻松的;
老外一般只接受正常的8小时工作,很少有加班的情况,更别提开辟第二副业了;
可见,很多人,已经被生活,逼到了墙角,万不得已,选择延长劳动时间,以赚取微薄的兼职收入。
昨天,我去牙诊所做常规检查,洗牙师做完正常流程后,在等待牙医看诊的空闲时间,我们聊了一会天。
这位洗牙师是个金发碧眼的白女,有个高壮的白男老公和一岁女儿,我看到她摆在窗台上的家庭照,是温馨幸福的一家三口。
我们聊到孩子,我说我是个全职妈妈, 在家里待了六七年;
她居然表示很羡慕:“That's so good, you don't need to work."
“那太好了,你不用出去工作”。
紧接着,她瞪大眼睛,张大嘴巴,一脸震惊地抱怨:“Oh My God, you don't know, DayCare is so expensive, I don't have much left after paying it."
“天呐,你不知道,托儿所太贵了,我付完学费就没多少钱了。”
也是挺直白的。
我当然不会问人家一个月赚多少钱,那太不礼貌啦;
但从聊天中可以窥见,她们经济也不太宽裕,需要双职工赚钱;
牙诊所附近有几个托儿所,价格在350刀/周,一个月按4周算,就是1400刀;
根据2023年的数据,我们小城的个人工资中位数为4万185刀/年;
家庭收入中位数为7万6241刀/年。
收入中位数
税后几千块的收入,付掉1400的托儿所,所剩确实不多。
甚至,这个费用,跟一个普通家庭的房租/房贷是一样的价格。
那确实挺贵的。
因为我在家带俩娃,省了两三千的入托费,也算是对家庭贡献了经济价值。
总之,目前美国的经济实打实地进入了下行期,各地各行业各公司裁员不断,大量打工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收入来源,社会氛围也越来越消极沉重。
大家都在这风雨飘摇的汪洋中,划着一叶扁舟,努力掌控着平衡,划向期望的彼岸;
只是,海上波涛汹涌,一不小心,生活的小船,就可能被未知的风浪打翻,甚至倾覆。
祝愿大家都掌好舵,稳稳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