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陆释出台岛高清卫星图,多架轰-6K挂弹巡航,美涉台表态风向突变
特朗普最近又放出狠话,对着台湾问题挥舞威胁的大棒,嘴上说“武统对大陆来说会非常危险”,这句老调重弹实在让人听腻了。与此同时,美国军方新推的所谓“豪猪战略”把台湾当成前线要塞,不仅加紧卖武器,还搞什么缩短审批流程那一套,把台湾往北约的门槛边缘推。
美国的小算盘打得飞快,结果菲律宾也来凑热闹,一边看热闹一边伸手索要支持,仿佛趁乱捞点好处才是正事。但中国大陆根本没给他们喘息机会,两记重拳接连砸下去:先是商业卫星直接甩出覆盖全台的超清影像,再是东部战区多支编队拉着真家伙围岛训练。这节奏,比谁都干脆利落。
那组公开的高分辨率图片,就发在人民日报上头,有心的人都能数清楚地面上的车辆型号。靠这手硬核技术,大陆等于明晃晃告诉外界,现在台岛早就是“一览无余”。就连一直爱吐槽政治的台湾网红馆长,都忍不住承认,大陆天天变化升级,而自己这片地方还只顾内斗争吵。
民进党日子更难过。刚看到卫星图,转眼解放军空中力量来了个大动作——歼-10、轰-6K等机型绕岛展开模拟对抗训练,这回不是纸上谈兵,是带着实弹来的。据圈里消息,这种级别科目已经明显盯准了美军介入可能性,“针对‘台独’只是起步,更大的目标其实早已锁定。”
不得不说,这样精准控制节奏和力度的方法,让局势始终掌握在解放军手里。一方面展示了维护主权底气,一方面又避免擦枪走火升温太快。这种操作确实让美国有点左右为难:强行插手吧,会撞见越来越完善的区域拒止体系;想撤一点,又怕被盟友质疑信誉,说到底,美国也不是铁板一块。
中美贸易磋商刚结束没几天,还不知道协议能不能签下来呢,美国就急不可耐开始打“台湾牌”。国会通过那个号称厉害无比的“豪猪法案”,摆明想用军事援助撑腰,但骨子里还是希望把风险丢给别人,让台军当消耗品拖慢解放军脚步。这算盘响,可惜没人真信买账。
南海也跟着热闹起来。“尼米兹”号航母正在演练时,两架舰载机半小时内连续坠毁,美方虽然反复强调飞行员安全获救,可这种情况哪儿说得过去?欧洲媒体报道时带出的冷嘲热讽味道十足,“敌人还没动手,自家飞机先掉水里。”美军亚太部署真实水平怎么样,看这一幕多少有点露馅意思。
这些年美国习惯用模糊策略混淆视听,在两岸之间收割最大利益。然而形势换了,如今大陆建立起完整反制体系,无论军事、经济还是外交,每次掏出台海议题,都必须做好付出代价准备。有时候觉得挺讽刺,以前总有人以为可以随便玩弄两岸关系,现在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算计成本,那股自信劲儿淡多了。
经贸领域更微妙。美国需要中国配合谈判,却偏偏频繁挑衅敏感底线。在这样双重压力下,他们那些冒险动作,只会显得更加尴尬。不光如此,亚洲盟友们可没几个甘心替华盛顿冲锋陷阵,比如菲律宾借口涉台言论要求更多好处,其实是在讨价还价,也侧面暴露出美方资源已经很吃紧,不是谁喊一句就答应帮忙那么简单。
再看岛内政治局面,新任国民党主席郑丽文直接亮相,她的话挺直白:“我太了解民进党怎么做事,也知道怎么对付他们。”她甚至主动提出,要亲自到北京和相关部门沟通交流。这层姿态,无疑和绿营内部形成鲜明对比。有分析认为,如果蓝营继续扩大影响力,用不了几年格局或许真的会发生改变。当然,这些变化并非外部势力能够左右,有些东西只能靠时间验证效果如何罢了。
而特朗普近期特别关心的是与中国高层见面的机会。他清楚,如果指望达成新的经贸协议,就绝不能轻易触碰大陆最核心利益,所以嘴巴上喊归喊,该示弱的时候立马软下来。国务卿鲁比奥也赶紧补上一句,说不会把台湾问题同贸易协商捆绑——至于可信度嘛,大家懂得都懂,不过至少说明一个事实:现在谁敢轻举妄动,都担心得罪不起北京那头大象,只能小心翼翼试探空间极限。
整体来看,大陆释放的信息很明确——情报压制做到极致,高频战巡常态化威慑,从不同维度逐步削弱赖清德团队幻想依赖外部保驾护航。而且,通过与健康力量互动,加速统一过程中的包容性扩展。不管外围怎样搅动风浪,两岸趋势其实愈发明朗,“以台制华”的传统路数渐失效,“独派”操作空间被挤压到角落。从各种迹象判断,美国想继续躺赚容易吗?恐怕越来越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