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球输得,真是窝囊又憋屈。
0比2,主场,在家门口被马来西亚的柔佛新山干脆利落地放倒。这不光是成都蓉城队史上第一次在亚冠主场输球,更像一盆冰水,兜头浇在了所有还对“双线作战”抱有一丝幻想的球迷头上。比赛结束那刻,凤凰山体育场肯定有不少兄弟跟我一样,心里就一个词儿:意难平。
赛后一看各路媒体的评论,更是炸了锅。有记者直言不讳:“踢得稀巴烂。”这话糙,但理不糙。你要是看了上半场,就知道这话一点不冤。59%的控球率,听着挺唬人,结果呢?一次射门都没有!一次都没有!对手柔佛新山,半场就轰了9脚门,4次射正,早早领先。这哪是比赛,这简直是大人在逗小孩玩。
当然,肯定会有人说,这不赖球员,赖教练。毕竟徐正源这场轮换了8个人,几乎是派了个“二队”上去拼。对面呢?柔佛新山的首发名单里,齐刷刷地戳着8个外援。一个全华班替补,去硬刚人家的“八国联军”,这仗还用打吗?有博主说得更直接:“对方6-8个外援,成都替补,打不过,真的打不过。”
这话听着像是句大实话,透着一股“没办法”的无奈。可问题是,这真的是“没办法”吗?
咱们得先搞明白一个背景。马来西亚联赛现在是跨年赛制,人家8月份新赛季才刚开打,正是兵强马壮、精力最旺盛的时候。柔佛新山在他们国内联赛里,7战全胜,遥遥领先,踢亚冠那是真的一点后顾之忧都没有,可以把全部家底都砸上来。
反观咱们成都蓉城呢?联赛踢到这份上,每一分都关系到争冠的最终走向,球员们早就累得人仰马翻了。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这体力槽和专注度,压根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从这个角度看,徐正源选择轮换,保联赛、拼中超冠军,似乎是唯一理性的选择。毕竟,就像有的媒体人说的,没人会记住某一年的中超亚军。冠军,才是唯一的追求。
逻辑上,这一切都说得通。为了一个更大的目标,牺牲一个次要战场,这是最基本的田忌赛马。可足球这东西,它要真能完全按逻辑来,那就不是足球了。球迷心里的那笔账,它算不明白这么复杂的加减法。我们只知道,这是亚冠,是代表中超出去打的脸面。我们在主场,在凤凰山,被人家摁着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甚至连一脚像样的射门都看不到。
这种巨大的落差,才是最让人憋屈的地方。我们理解球队的难处,理解教练的战略,但我们接受不了这种过程上的“溃败”。你可以输,但不能输得这么没脾气,这么没血性。这不是我们认识的那支在联赛里敢打敢拼、永不放弃的红色铁军。
这场0比2,就像一面镜子,清清楚楚地照出了当下中超球队面对亚冠时的普遍困境:板凳深度不够,一套主力打天下,根本没法支撑双线高强度作战。这已经不是成都蓉城一家的问题了,这是整个联赛的“系统性顽疾”。我们引以为傲的主力阵容,或许能在中超掰掰手腕,可一旦拿掉外援,或者换上替补,立马就被打回原形。
所以,骂徐正源,骂球员,其实都骂错了地方。真正的根源,在于我们青训的孱弱,在于我们后备力量的断层。当你的替补席上,坐着的球员能力和主力差距如此悬殊时,任何一个主教练,在面临这种“保联赛还是保亚冠”的选择题时,都会做出和徐正源同样的选择。
这才是最悲哀的。我们输掉的,不只是一场亚冠小组赛。我们输掉的,是面对亚洲其他联赛强敌时,那份从容调配的底气。当K联赛、J联赛的球队能够轻松应对双线作战时,我们却还在为“派主力还是派替补”这种问题反复纠结、内耗。
这场失利,给所有成都球迷,乃至所有中超球迷都上了一课。或许我们是该冷静下来,重新审视我们的目标了。争冠固然重要,但如果代价是放弃亚洲赛场的尊严,这样的冠军,拿得真的踏实吗?一个联赛真正的强大,不应该只看那支最顶尖的队伍,更要看它第二、第三梯队的实力厚度。
今夜的凤凰山,注定无眠。这份憋屈,希望不只是球迷的意难平,更能成为球队、成为整个联赛管理者们刺耳的警钟。路还长,但再这么走下去,我们离真正的亚洲顶级,只会越来越远。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