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李响编辑|李响 《——【・前言・】——》 不少人提起陈毅,总觉得他是“老好人”,整天乐呵呵的,好像全靠资历才坐稳位置。可真把他的经历扒开细看才知道,这位元帅的硬气和本事,远比传言里猛得多。华野十大司令能服服帖帖,从来不是因为他脾气好,而是他身上那股压得住场的真能耐。 翻完陈毅的履历才知道,这资历真能镇住场子陈毅的革命路,比不少老将都早一步。1919年他才二十出头,就跟着留法勤工俭学的队伍

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意昂体育

陈毅常被低估显随和,看似嘻嘻哈哈,却让华野十司令俯首帖耳

点击次数:116发布日期:2025-10-27 11:36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李响编辑|李响

《——【・前言・】——》

不少人提起陈毅,总觉得他是“老好人”,整天乐呵呵的,好像全靠资历才坐稳位置。可真把他的经历扒开细看才知道,这位元帅的硬气和本事,远比传言里猛得多。华野十大司令能服服帖帖,从来不是因为他脾气好,而是他身上那股压得住场的真能耐。

翻完陈毅的履历才知道,这资历真能镇住场子陈毅的革命路,比不少老将都早一步。1919年他才二十出头,就跟着留法勤工俭学的队伍去了巴黎,在工厂里一边干活一边读马克思的书,后来因为带头搞爱国运动,被法国警察遣送回国——那时候不少后来的名将,还没接触到革命思想呢。

1927年南昌起义爆发,他正在武汉军校教书,听说消息后连夜赶路,追上起义部队就当了第11军党代表。起义军后来打了败仗,从2万人减到800人,连师长都偷偷跑了,是陈毅站在天心圩的土坡上喊:“就是剩下我一个人,也要扛着红旗走到底!”他带着这群残兵,一路靠野菜充饥,硬是从江西走到湖南,还在大庾岭搞了“赣南三整”,把散沙似的队伍重新拧成了绳。

后来跟朱老总一起带队伍上井冈山,他是红四军政治部主任,毛主席还跟他开玩笑说“陈毅的笔杆子比枪杆子还厉害”。长征开始后,他腿伤没好,主动留下来打游击,在赣南油山躲了三年,国民党军搜山时,他躲在山洞里写《梅岭三章》,连“此去泉台招旧部”的绝笔都写好了,照样带着300人跟敌军周旋,直到抗战爆发才下山——这份能扛事的资历,华野里没几个人比得过。

留守游击战到山东解围,陈毅的战术从来不死板别以为陈毅只会搞政治工作,他打硬仗的本事,是在绝境里练出来的。1935年在赣南打游击时,他腿伤化脓,没药就用盐水洗,伤口刚结痂就带着人翻山越岭。有一回被国民党军围在梅岭20天,他让战士们分散突围,自己带着两个警卫员躲在柴房里,靠老百姓送的红薯活命,最后趁着大雨摸出包围圈——这种“能屈能伸”的打法,后来用到了解放战争里。

1946年罗荣桓带部队去东北,山东成了“空架子”,毛主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陈毅。那时候山东野战军里,有不少是八路军老底子,陈毅带来的新四军战士跟他们不熟,还没等磨合好,王耀武就带着10万大军打过来了。有人建议“先退一退,等援兵到了再打”,陈毅却拍了桌子:“王耀武是急着邀功,后面的粮草没跟上,这时候打正好!”

果然,津浦铁路三场仗打下来,歼灭敌军2万多人,老蒋都懵了——本来以为山东好欺负,没想到冒出个陈毅。后来泗县战役因为下雨失利,部队士气低落,陈毅直接跑到第八师营地,对着战士们说:“这仗没打好,责任在我,跟你们没关系!”还把自己的干粮分给伤员,第八师师长王必成后来回忆:“陈老总这话一出口,咱们心里的气全消了,就想跟他再打一场胜仗。”

华野能拧成一股绳,全靠陈毅的“软手段”和“硬脾气”华野刚合并的时候,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有点“不对付”——山东的战士觉得自己是“老八路”,华中的觉得自己打了“七战七捷”,谁也不服谁。有一回开作战会,一个纵队司令跟粟裕争战术,吵得面红耳赤,陈毅直接把茶杯往桌上一放:“两军合并是中央的命令,粟司令的指挥权是毛主席定的,谁再敢闹情绪,就别在华野待了!”

会后他找那个纵队司令谈话,没批评人,反而给对方递了根烟:“我知道你想打胜仗,但打仗得听指挥,就像当年在井冈山,毛主席说往东走,咱们就不能往西,不然队伍就散了。”后来打孟良崮战役,粟裕制定作战计划,有人担心“啃不动整编74师”,陈毅第一个站出来:“粟司令的计划我信,出了问题我担着!”开会时他还故意找借口出去:“你们跟粟司令好好研究,我去看看炊事班的红烧肉做好了没。”

他不光护着粟裕,还把战士们放在心上。有个通讯员在战斗中牺牲,陈毅亲自给他整理遗物,发现通讯员口袋里有封没寄出去的家信,他让人把信寄走,还自己掏钱给通讯员家里寄了20块大洋。华野的战士们常说:“跟着陈老总打仗,心里踏实,因为他从来不会让我们白流血。”

从元帅到外长,陈毅的硬气从来没变过建国后陈毅当外交部长,还是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儿。1965年在人民大会堂开记者会,有西方记者问“中国会不会害怕美国的核威胁”,他直接站起来说:“我们中国人民连死都不怕,还怕核威胁?你们有原子弹,我们也有,大不了一起完蛋!”这话一说完,全场都安静了,后来连周总理都说:“陈毅的外交风格,就是中国的硬气。”

他还特别会“交朋友”。跟荣毅仁见面时,不聊政治聊实业,说“国家建设需要你们这些企业家”;接待日本代表团,主动用日语打招呼,还跟对方聊《三国演义》,一下子拉近了距离。1972年尼克松访华,陈毅拖着病体参加宴会,席间跟尼克松说:“当年你们的飞机在山东炸过我,现在咱们坐在一起吃饭,说明世界是会变的。”尼克松听了哈哈大笑,说“陈毅元帅是个有趣的人”。

别看他在外头硬气,对家里人却特别随和。他当上海市长时,家里孩子想坐他的公车上学,他说“公车是办公用的,不是给你们当校车的”,每天让孩子自己走路上学。卸任市长时,他把办公室的钢笔、笔记本都留下了,说“这些东西是国家的,我不能带走”——这种“公私分明”的劲儿,跟他打仗时的作风一模一样。

参考资料:

《陈毅传》,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

《华东野战军战史》,解放军出版社,2010年版。

《陈毅外交文选》,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回忆陈毅同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赣南游击战纪实》,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