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据《日经新闻》10月14日报道,美国近期升级对华“实体清单”的“50%穿透性原则”,试图通过技术追溯全面封锁中国高端制造,日媒分析称这与1980年代美国整垮日本的手段如出一辙,甚至宣称“供应链去中国化”计划已完成大半,无需动武就能遏制中国。 从军事产业链博弈的本质来看,这种说法纯属误判——当年的日本是被绑在美战车的“附庸”,如今的中国却是手握军工供应链命脉的“执棋者”,美国想故技重施,根本没看清棋盘上的真正格局。 先回头看看美国当年是怎么拿捏日本的。正如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所言,1980

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意昂体育

复刻日本?美对华开展供应链绞杀计划,日本别高兴得太早!

点击次数:159发布日期:2025-10-25 22:40

据《日经新闻》10月14日报道,美国近期升级对华“实体清单”的“50%穿透性原则”,试图通过技术追溯全面封锁中国高端制造,日媒分析称这与1980年代美国整垮日本的手段如出一辙,甚至宣称“供应链去中国化”计划已完成大半,无需动武就能遏制中国。

从军事产业链博弈的本质来看,这种说法纯属误判——当年的日本是被绑在美战车的“附庸”,如今的中国却是手握军工供应链命脉的“执棋者”,美国想故技重施,根本没看清棋盘上的真正格局。

先回头看看美国当年是怎么拿捏日本的。正如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所言,1980年代美国先靠《广场协议》逼日元升值,再用“自愿出口限制”卡日本汽车、半导体的海外市场,最后联合盟友断供关键技术。

最典型的是半导体战,1986年美国强迫日本签订《日美半导体协定》,不仅限制日本芯片出口,还通过“301调查”罚了日本企业3亿美元。更狠的是技术封锁,当时日本半导体设备依赖美国专利,美国一封锁,日本的DRAM内存产能直接从全球80%跌到后来的不足10%。关键是日本没有独立的军工体系,国防完全靠美国保护,根本不敢反制,只能眼睁睁看着经济泡沫破裂,陷入“失去的三十年”。

但现在美国对中国用的招,看似一样实则全是“仿制品”。美国也搞关税战、芯片禁令、盟友围堵,可中国的反应完全超出预期。就说芯片领域,美国2022年就禁售先进制程芯片,结果2025年北大团队直接搞出模拟计算芯片,算力比顶级GPU还强1000倍,这种“换道超车”让美国的技术封锁成了笑话。

更核心的是军工产业链,当年日本连稀土提纯都靠美国,现在中国在北约列出的12种关键国防材料里,直接掌控了7种,镓产量占全球98%,锗占60%,稀土精炼产能占90% 。这些可不是普通商品,氮化镓是雷达的“心脏”,锗是夜视仪的“眼睛”,稀土是导弹制导系统的“神经”,美国军工想绕开中国?根本不可能。

美国最自负的“供应链去中国化”,其实早成了“自欺欺人”的闹剧。英媒《经济学人》早就点破,所谓的“友岸外包”就是“假脱钩”——美国从墨西哥进口的汽车零部件,40%的原材料还是来自中国;越南组装的电子产品,核心芯片和元器件全靠中国供应。军事领域更明显,美国想让日本、荷兰配合禁售半导体设备,可日本东京电子2024年对华出口额还涨了15%,因为中国是它最大的市场,真断供自己先倒闭 。

更讽刺的是,美国F-35战机要用400公斤稀土,而全球重稀土加工几乎被中国垄断,美国重启的矿山产能连零头都不够,要是中国真卡脖子,F-35生产线就得停摆,这跟当年日本被掐住半导体脖子的处境刚好反过来。

中国的战略韧性,是当年的日本根本比不了的。日本当年是“经济巨人、军事侏儒”,国防工业70%的技术依赖美国,美国说断供就断供。而中国早搞了“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军工领域实现了全链条自主。就拿火箭发动机来说,高纯石墨喷管以前靠进口,现在中国石墨产量占全球65%,纯度能到99.999%,长征五号的喷管直接实现国产化。

还有军舰用的钛合金材料,西部超导的产品已经满足航母和潜艇需求,不用看任何人脸色。这种“军工-民用”双向循环的体系,日本当年连想都不敢想——当年日本东芝卖个机床给苏联都被美国罚到破产,而中国现在能直接对关键军工材料实施出口管制,这就是底气的差距。

美国的盟友联盟,从一开始就裂痕累累。当年美国整日本,盟友跟着喝汤,自然齐心。现在美国想拉着日本、欧洲围堵中国,可大家各有各的小算盘。日本表面上跟着美国搞半导体设备管制,暗地里却让企业偷偷申请对华出口许可,因为日本半导体材料企业30%的营收来自中国,真断了自己先垮 。

欧洲更直接,德国大众把沈阳工厂改成稀土永磁优先供应基地,法国刚和中国签了航天合作协议,谁也不想为了美国的战略牺牲自己的利益。北约报告都承认,12种关键国防材料里7种靠中国,真跟中国撕破脸,欧洲的坦克、战机生产线首先得停摆,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买卖,没有哪个盟友愿意干。

中国的反制手段,精准度和杀伤力远超当年日本的被动应对。美国刚升级技术管制,中国就出台了关键材料出口管制细则,不是简单禁运,而是搞“用途追溯”——只要含0.1%中国镓材料的产品,要是用于军工就得审批。这一下就打在了美国军工复合体的七寸上:雷神公司的防空导弹用了中国镓做的雷达组件,要么申请许可暴露军事用途,要么花3倍价钱找替代,而替代产能至少要5年才能建成。

反观当年日本,只能被动接受美国的条款,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现在中国还搞“打代理人”战术,制裁给美军供部件的韩华子公司,既不直接跟美国冲突,又能让美军舰船维护延期,这种战略智慧,是被压制的日本根本不具备的。

美国最大的误判,是把中国当成了“可随意拿捏的盟友”。当年日本的安全完全依赖美国,120多个美军基地摆在本土,根本不敢反抗。而中国有独立的国防体系,东风-41能覆盖全球,福建舰能搭载电磁弹射战机,这种军事威慑力让美国不敢轻易动真格。

更重要的是,中国是全球120多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想让这些国家选边站,无异于让他们跟自己的钱包过不去。就像稀土,中国搞人民币计价的期货交易,以后全球买家都得用人民币结算,美国再想靠美元霸权操控价格,门都没有。

现在再看日媒说的“计划完成大半”,纯属自欺欺人。美国花了千亿美金搞“芯片与科学法案”,结果本土芯片产能连需求的20%都满足不了;推动“关键原材料联盟”,可盟友的稀土精炼技术还得靠中国转让。

反观中国,2024年军工企业研发投入增长28%,北斗导航实现全球组网,高超音速导弹技术领先美国,这些都是靠自主创新拼出来的硬实力。当年日本被美国一掐就软,现在中国能反手掐住美国军工的供应链,这就是最本质的区别。

说到底,美国和日本都没看懂时代变了。当年的博弈是“霸主对附庸”,现在是“大国对大国”;当年的战场在经济领域,现在早已延伸到军工产业链、技术标准、规则制定的全域。中国手里的镓、锗、稀土不是普通商品,而是战略武器;自主研发的芯片、航发不是备胎,而是破局的尖刀。

美国想靠复刻旧招遏制中国,就像用旧地图找新航线,注定会迷失方向。这场博弈的结局早已写好:谁掌控了军工产业链的命脉,谁就掌握了主动权,而中国,显然已经拿到了这张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