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长假终于来了,你是不是已经打包好行囊,准备奔赴山海?先别急着激动,一组数据让你瞬间冷静:预计全国将有23.6亿人次在路上,每天近3亿人,比去年同期还要多。人山人海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就在节前,国务院安委会和应急管理部的专家们,特意给大家划出了几条“生命线”。别嫌啰嗦,关键时刻真能救命。第一条线:别让“网红秘境”变成“亡命之境”社交平台上那些人少景美的“小众秘境”,看起来诱人,但背后可能是“无人监管、无应急预案、无救援保障”的“三无”陷阱。你以为是探险,其实是冒险。出发前,请把专家的“四要四不要”原则刻在心里。
这“四要”是:一定要选正规景区和开放路线,别为了一张照片去走“野路”;一定要带上专业导航、头灯、止血绷带等应急物资;一定要在出发前72小时查看官方天气和地质灾害预警;一定要结伴同行,并把路线和返程时间告诉家人朋友。这“四不要”是:不要轻信社交平台上那些不专业的攻略;不要擅自闯入未开发的危险区域;不要盲目挑战自己体力极限的高难度路线;更不要在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里强行出门。专家特别提醒,秋天天气说变就变,山洪、泥石流随时可能发生。一旦发现溪水突然暴涨,水变浑浊,或者听到山谷里有奇怪的响声,立刻垂直于沟谷方向往高处跑。记住,是往兩側高处跑,千万不要沿着沟谷找出路,更不要在桥上、低洼地或陡坡下停留。
第二条线:网红项目好玩,但别拿命开玩笑现在很多景区都有网红吊桥、玻璃栈道,玩的就是心跳。但这些项目一旦超载,或者设备维护不到位,再遇上极端天气,后果不堪设想。玩之前,先做三件事。第一,抬头看景区公示的证件,营业执照、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操作人员资格证,这三样少一个都别玩。第二,低头检查安全带、救生衣、防护栏这些装备,看看是否完好。第三,对照景区的“风险告知”,评估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千万别逞强。体验过程中,管住自己。别摇晃设备,别在护栏边上站着,更别为了拍照把身体探出去。
第三条线:守好家门和车门,平安才能出门如果全家出远门,离家前一定要默念“三清四关”这句口诀。“三清”是清走道、清阳台、清厨房,把易燃杂物都清理干净。“四关”是关火源、关电源、关气源、关门窗,一个都不能忘。如果是自驾游,出发前务必检查好车辆的油、水、电、轮胎和机械性能,确保车况良好。车上最好备一个医疗急救包和常用药。万一路上发生意外,记住“止血、包扎、固定、防感染”的原则,先做简单救护,然后马上打120。假期是用来放松的,不是用来历险的。每一次开心出游的前提,都是平平安安地回家。这份安全指南,或许有些平常,但每一条都是用教训换来的。祝你和家人,都能拥有一个愉快又安宁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