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最新公开信息,解放军副战区级单位按职能和军种可划分为以下六大类,总计28个。具体分类及职能如下:
🏛️ 一、中央军委职能部门(7个)
军委办公厅:
负责军委机关日常协调与运转。
军委后勤保障部:
统筹全军后勤政策制定、标准监督与资源调配。
军委装备发展部:
主导武器装备研发、采购与全寿命周期管理。
军委训练管理部:
主管军事训练、院校教育及考核评估。
军委国防动员部:
负责国防动员、兵役征集及民兵建设。
军委政法委员会:
专司军队法治建设、纪律监督与涉军案件处理。
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规划军事科技创新与前沿技术攻关。
注:以上部门主官(主任/部长/政委)均为副战区级,授中将军衔。
⚔️ 二、陆军单位(7个)
五大战区陆军:
东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战区陆军,承担区域地面防御与作战指挥。
新疆军区:
因战略地位特殊升格,统筹西部边境防御及边防部队管理(驻乌鲁木齐)。
西藏军区:同属特殊升格单位,负责中印边境等高原防务(驻拉萨)。
注:新疆、西藏军区还兼管国防动员职能,其边防部队实行“团—营”制,其他战区陆军边防部队为“旅—营”制。
🌊 三、海军单位(3个)
东部战区海军
(原东海舰队):负责东海、台海方向海上作战。
南部战区海军
(原南海舰队):主导南海海域防御与权益维护。
北部战区海军(原北海舰队):管辖黄海、渤海防务。
注:中部、西部战区无海军编制(内陆防区)。
✈️ 四、空军单位(5个)
五大战区空军:东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战区空军,分区域负责空域防御、对地支援及联合制空权争夺。
近期动态:2025年7月,原南部战区空军参谋长郑元林少将升任空军副司令员(副战区级),跻身空军党委常委。
🔧 五、独立兵种部队(4个)
联勤保障部队:全域后勤支援主体,统管仓储、运输、医疗等,2025年5月新接收陆军两所院校组建"联勤保障部队工程大学"。
信息支援部队:
承担战场信息融合与通信保障。
军事航天部队:
主导太空态势感知与卫星作战支援。
网络空间部队:负责网络攻防与信息安全。
注:以上部队主官均为副战区级,可跨军种授衔。
🎓 六、科研与院校(2个)
国防大学:
全军最高联合指挥人才培养基地,主官高配正战区级但机构属副战区级。
军事科学院:军事理论创新与战略研究核心智库,机构级别同属副战区级。
💎 编制特点总结
军衔配置:所有副战区级单位主官标配中将军衔,资深者可晋升上将。
职能优化:军改后副战区级单位较此前增加14个,体现"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体系重构。
动态调整:如联勤保障部队近年持续扩编,吸纳陆军院校资源,反映后勤保障地位提升。
如需更详细名单或职能说明,可进一步查阅《解放军报》或军委国防部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