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瞧瞧历史,能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事儿:世界上好多地方,经过好多年的战乱,国家是越来越多,一开始就那么几个,后来都分成了好多个,像欧洲,愣是分成了几十个国家。中东那边呢,也是合了分,分了合,到现在也有十多个国家。可到了东亚,这块地儿比整个欧洲都大,结果就五个国家——中国、蒙古、日本、朝鲜、韩国,连欧洲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还有个特别的情况,就是在欧洲那边,有不少地方都想着自治或者独立出去,比如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英国的苏格兰和北爱尔兰,还有德国的巴伐利亚、法国的科嘉西岛,经常会有闹独立的事情发生。可反过来,在东边的国家,大家都盼着统一。就像咱们中国,历史上分分合合,最后还是统一了起来。日本也是这样,从战国时候的一堆小国,打到现在成了一个整体。朝鲜和越南也一样,不少战争都是为了统一打的。
咱们拿欧洲和东亚来比比看,自打罗马帝国垮了之后,欧洲那边也是一会儿统一一会儿分裂,主要分成了说拉丁语的地方、日耳曼人的地盘、凯尔特人的区域、还有斯拉夫人的范围,当然还有其他北欧的小民族。从法兰克王国在西欧站稳脚跟那会儿起,欧洲的政治制度就有点像咱们中国的西周时期,大都是分封制,每个小国家或者城邦都有自己的老大。
中世纪过后,大航海时代拉开序幕,欧洲的一些大国开始崭露头角,慢慢地把欧洲这块蛋糕分了个遍。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欧洲地图上主要就剩下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瑞士、法国、英国、德国、荷兰、奥匈帝国、瑞典、丹麦、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了。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苏联解体,还有颜色革命这些大事件后,欧洲可谓是大变样了。苏联没了,欧洲一下子多了快十个国家。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也被拆得七零八落,变成了好几十个新国家。再加上波兰重新建国,爱尔兰独立出去,捷克斯洛伐克也分裂了,真是变化多多啊。
东亚各国一直向往着统一。从秦朝算起直到现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出现过好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由不同民族建立的分裂政权,但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些政权都慢慢消除了分歧,凝聚到了一起,最终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近现代以来,因为西方文明变得越来越有影响力,亚非欧等地的许多国家都开始模仿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这样一来,在拉丁美洲、非洲这些过去被西方殖民的地方,就出现了很多各种各样的新国家,加起来有上百个呢,这才有了我们现在这个多彩多样的世界。
咱们拿欧洲和东亚来说事儿,看看它们在战争和国家数量变动上有什么不同,再来聊聊几个主要的影响因素:
1、地方的位置和过去的故事
欧洲地形挺复杂,山多河也多,到处都是天然的分界线,这让小国家好形成,也好一直存在着。从历史上来看,欧洲的文化是从古希腊的小城国家,还有游牧民族到处居住开始的,所以欧洲各地的地方势力都特别强。就像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里面分成了好几百个小国家。欧洲一直以来都是封建割据,战争不断,但很难统一成一个整体。就算是有拿破仑这样厉害的人物,也没能统一欧洲。所以,从古到今,欧洲国家最少的时候也有十多个,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能独大,也没有一个稳定的国家政治体系。
东亚这片地儿,地方挺集中,平地又多,很适合建个大一统的国家。要说地理位置,东亚在全球那可是数一数二的好。西边有高高的帕米尔高原和天山挡着,把中亚的大草原隔开了。南边是热带雨林,天然的保护墙;北边呢,有山、有大河、还有荒漠,也是天然的分界线。再看东边,那就是无边无际的太平洋。总的来说,这儿的地缘条件真是没得挑,四周都是天然的屏障,里头河流又多,平地也大,土地还肥,种庄稼最合适不过了!
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合并成一个大国家,打仗的目的多是想要统一,这样一来,国家的数量就变少了。从秦始皇把天下都收归自己开始,后面那些有抱负的皇帝,都把秦始皇当成榜样,天天梦想着扩大地盘,建立不朽的功绩。所以,虽然秦朝之后也有过好几次分裂,但大体上说,咱们华夏的历史还是有大一统的传统。你看,秦朝之后,汉朝、西晋、隋唐、宋元、明清这些朝代,都在努力扩大地盘。也是从秦始皇那时候起,中原的皇帝们一步一步,先后开发了西南、岭南、河西走廊、西域、东北、漠北、青藏高原和台湾这些地方,这才有了咱们华夏文明的大版图。
2、社会风俗和政治老规矩
欧洲这个地方,文化丰富多彩,民族五花八门,说的语言和信的宗教都不一样,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文化认同。虽说大部分人都信基督教,但这基督教里还分天主教、新教、东正教好几类,它们之间还各玩各的,合不来。说到民族,虽说能大概分成几个大块,但每个大块里又分好多小支系,这些小支系之间也是互相不买账。
另外,由于历史上的原因,欧洲在政治上更喜欢权力分散、互相制衡。国家们常常通过打仗来扩大地盘,但很难长久地统一起来。就拿曾经非常强大的大英帝国来说,它虽然称霸世界,到处殖民,但也没想在欧洲大陆上吞并其他国家,而是采用大陆均衡政策,来平衡法国、普鲁士、沙俄等几个欧洲大陆的大国。欧洲各国,除了少数时期的几个好战分子,基本上都没动过统一欧洲的念头。
东亚这里,儒家文化影响很大,看重统一和权力集中。从秦朝那时候起,咱们国家的封建王朝就一直想办法加强权力集中。到了明清时候的内阁制度,权力集中可以说是到了极点。权力集中呢,就是说国家大事都得听核心统治阶层的,特别是君主的权力变得特别大。这样一来,统治阶级当然想要更多好处,所以在权力集中制度下,打的仗多半都是为了统一,结果国家就变得越来越少了。
3、战争是啥样的以及为啥要打
欧洲那边,战争大多是为了抢地盘、争资源或是宗教上的不对付。仗打完了,输掉的国家往往被拆分开或者重新组合,这样一来,国家就变得更多了。好比说,三十年战争之后,神圣罗马帝国就碎成了好多小块。再比如一战结束,奥匈帝国也被拆分,变成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塞尔维亚这些小国家。还有东欧那边,南斯拉夫一变,又冒出了斯洛文尼亚、波黑、克罗地亚、塞尔维亚、北马其顿、黑山这六个独立的国家。在欧洲,打赢的国家收拾输家时,多是直接拆分他们或者要赔款,顶多是再占点儿地。
东亚这边啊,打起仗来多半是想统一,赢了的那个国家就把输了的给并了,这样一来,国家的数量就少了。就像西周那时候,到处都是诸侯,好几百个呢,每个小地方都有自己的老大,跟神圣罗马帝国有点像。可到了春秋时候,一些地方诸侯势力大了,就开始打来打去,互相吞并。到了战国晚期,就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了。后来秦朝把其他六国都打了下来,中国就开始了一个国家管全部的时代,后面的朝代也都学着这么做,一直到现在,咱们都是个大一统的国家。
4、国家间的交往和外来影响
欧洲那边,好多大国争来斗去,老爱插手别国内部事情,弄得国家不是分裂就是重新组合。再说从中世纪开始,欧洲的国王们就爱互相联姻,王位继承乱得一团糟,国家之间的关系也跟着复杂起来。就拿哈布斯堡家族来说吧,他们通过不断的结婚联姻,最厉害的时候,差不多管了大半个欧洲呢。
再说欧洲的国家老是会变来变去,每次大战过后,就像重新洗牌一样,国家格局大变。就拿拿破仑战争来说,维也纳会议后就重新分了欧洲的地盘,国家也多了不少。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那些大国更是动手把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给拆分了。
东亚这块地方,以前很少受到外面的打扰,打的仗大都是家里人自己闹矛盾。到了近代,虽然有外国势力插一脚,但大家还是想着要合一块儿,这主要是因为从老早以前,这里的人们心里就有这股子团结的劲儿。
5、社会的经济构成和布局
欧洲啊,经济方面挺多样的,城市自我管理的能力也很强。从古希腊的城邦那时候起,城市就有很大的自主权。这样一来,那些小国家在经济上能自己顾自己,挺容易保持独立的。
东亚这边,经济大都是靠种地,得靠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来管。小国家自己搞经济不容易,大国家呢,想要变得更强,就得去抢更多的地和人。因为啊,只有东西多了、干活的人多了,才能赚更多钱,让国家越来越厉害。就这样,大家你争我抢,最后大国把小国都并到一起,变成了一个既大又啥都有的国家。
6、民主自由的理念和传统儒家思想不太一样
二战以后,西方国家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这让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变得非常困难,就像捷克和斯洛伐克最终分了家。很多国家里,少数民族也常闹矛盾,比如英国的苏格兰人、北爱尔兰人,还有西班牙的巴斯克人,都时不时会起纷争。
在东亚,儒家思想教导人们要忠于君主,热爱国家,关心他人。这种思想让人们明白,国家和家庭是紧密相连的,国家强大了,人民才会有力量。因此,在大家的想法中,都盼着国家能够统一。
概括一下主要情况
欧洲那边因为地方、文化和政治习惯都不一样,打起仗来往往会让国家变得更多;可东亚这边呢,地方相对集中,文化也比较一致,打起仗来大多是想统一,结果国家就变得少了。
#百家说史# #6月发文冲刺#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