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粉丝留言让把这个揪心的事儿从头到尾捋一遍。这事儿,真是越想越不是滋味。
那天,一架从海口飞往青岛的山东航空飞机上,发生了一件让所有人措手不及的事儿。
一个女孩,自己一个人上的飞机,看着年纪就很小。飞机因为天气原因延误了,大家都闷在机舱里等着。起飞前大概十几分钟,乘务员发现不对劲了——这个女孩捂着肚子,脸色苍白,疼得直冒汗。过去一问,不得了!姑娘才十六岁,肚子里怀着六个多月的孩子!而且,身边一个陪着的人都没有!
想象一下那个场景:飞机上,狭小的空间,所有人眼睁睁看着。乘务员反应算快的,赶紧用毛毯围了个临时的小“产房”,地面的急救人员也冲了上来。就在飞机还没起飞,停在原地的时候——才过了二十多分钟——一个新生命,就在万米高空的机舱里,哇哇坠地了。
一个新生命降临了,这本该是件喜事,对吧?可这事儿从头到尾,透着一股子心酸和荒诞呢?
这个十六岁的姑娘,她是怎么一个人挺着六个月肚子跑到机场、过了安检、坐上飞机的?她要去哪儿?去干什么?没人知道。她父母后来倒是出现了,说是因为“被航司拉黑”没法陪她坐飞机。可这话听着就让人心里打鼓:女儿怀孕都六个月了,肚子都显怀了,当爹妈的之前真的一点都不知道?还是知道了,也任由她一个人这么折腾?更让人无语的是,等他们知道女儿在飞机上生了,是开车又转轮渡,心急火燎地往海口赶,结果还是没赶上女儿最需要他们的时候。
然后,那个让女孩怀孕的“男朋友”呢?
警方调查倒是说了,男孩也才十六岁,俩人年纪都到了性同意年龄,关系是自愿的,所以不构成犯罪。听起来好像“没事了”?可现实呢?女孩父母后来报警,想让男孩家承担点医疗费,结果呢?打那男孩的电话?死活没人接! 之前网上传的那句轻飘飘的“不负责”,原来不是谣言,是真真切切的现实!一句“不负责”,就把千斤重的担子全甩给了一个同样十六岁的女孩和她刚出生的孩子。
还有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梅毒”疑云。
这事儿官方没明说,只强调“涉及隐私不便透露”,也科普了梅毒不会通过空气传播。急救人员那句“没直接接触就没事”还上了热搜。大家关注点都在“会不会传染”上,这当然重要。但咱回过头想想,那个可能带着病痛、刚刚在飞机上独自生下孩子的十六岁少女,她自己的身体怎么办?她的健康谁来管? 这个疑问,沉甸甸地压在人心上。
最后,女孩在7月15号,自己抱着刚出生的孩子,默默出院了。医院确认她“年满15周岁”,所以也没触发强制报警。妇联表示关注,但人已经离开了海口。
现在,最让人揪心的,是那个在飞机上出生的孩子。
她的出生证明上,“出生地”一栏会怎么写?——“SC4884航班客舱”。这行字,会成为她一生的烙印。她来到这个世界的起点,是在一片混乱、窘迫和巨大的问号之中。
她的妈妈,自己还是个手腕上戴着未成年患者标识环的孩子,就要抱着她面对未来。学业怎么办?以后怎么生活?可能的病痛怎么治疗?那个“不负责”的生父,真的就能彻底消失吗?那个匆匆赶来的外公外婆,又能支撑多少?这一大堆的问题,像乌云一样笼罩在这个刚刚降生的小生命头上。
法律上,也许那两个十六岁的孩子没有“犯罪”。但“不犯罪”,就等于“没责任”吗?
整个事件,像一面残酷的镜子,照出了太多东西:懵懂无知酿成的苦果,监护的缺位,关键时候的逃避,还有社会面对这种极端未成年困境时的无力与模糊。
飞机客舱消了毒,航班继续飞。可那个在34000英尺高空开启的、属于三个未成年人的沉重人生故事,才刚刚硬生生地砸在了现实的地面上。那个少女抱着婴儿离开医院时,抬头望见的天空,是否还能想起那架改变了她一生的航班?而那个在机舱啼哭中降生的婴儿,她的未来,又将被谁托起?这沉重的问号,恐怕会悬在很多人心里,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