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架堂堂的P-8A“海神”反潜巡逻机,怎么就跑得比兔子还快?前脚还在咱家西沙门口晃悠,一副“我就是路过,你奈我何”的架势,后脚就恨不得把油门踩进发动机里,一溜烟从菲律宾直接蹿回了澳洲本土。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能把一个“五眼联盟”成员的空中精锐吓成这样?
这事儿还得从一架呼啸而至的解放军苏-35战机说起。当那架澳大利亚的P-8A正优哉游哉地偏离国际航线40多海里,深入到西沙群岛上空,大概心里还在盘算着今晚回菲律宾基地加个什么餐,无线电里传来的中英双语警告估计也就当成了背景音乐。毕竟,这也不是第一次来“自由航行”了,剧本都熟。
可惜,这次的导演没按剧本走。多次警告无效后,南部战区的苏-35直接上演了一出“贴脸开大”。不是电影里那种花里胡哨的桶滚机动,而是更直接、更震撼的——“噗噗”两声,几枚明晃晃的干扰弹,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在P-8A的飞行轨迹前方炸开。那意思再明白不过了:“言语不通,物理沟通。”
咱就是说,这画面感太强了。你可以想象一下,澳大利亚飞行员正戴着墨镜哼着小曲,突然驾驶舱外亮如白昼,热焰弹的火光把他的脸映得一清二楚。那一瞬间的心理冲击,估计比看恐怖片还刺激。难怪事后他们又开始念叨,说机组成员需要“长期的心理治疗”。这台词,我怎么觉得在哪听过?哦,上次他们来碰瓷被歼-16撵走的时候,说的也是这一套。
这套“挑衅-被驱离-卖惨”三部曲,澳大利亚现在是玩得炉火纯青。飞机刚落地,国防部的声明就发出来了,通篇不提自己为啥非法闯入别人领空,就逮着解放军的反应说事,指责我们“不安全且不专业”。这就好比一个小偷去你家撬锁,被你拿着擀面杖给轰出去了,他反手报警说你挥舞武器,威胁到了他的人身安全。这逻辑,简直是强盗看了都得流眼泪。
更深一层琢磨,他们为什么非要跑到西沙来搞事?P-8A这玩意儿,别看它长得跟个普通客机似的,肚子里全是“狠活”。它搭载的AN/APY-10雷达系统,能360度扫描海面,更要命的是还能收集电子信号特征。这次它不是去南沙,偏偏来西沙,摆明了就是想测试一下我们在无线电静默状态下的预警和反应能力,看看我们岛礁防御的底裤是什么颜色。这哪是“例行巡逻”,这分明就是带着任务来的军事侦察。
可笑的是,澳大利亚如此卖力地在美国面前“表演”,想当好这个“印太战略副警长”,换来了什么?前阵子,澳大利亚屁颠屁颠地给特朗普“献上”稀土矿,想表表忠心。结果在签约现场,特朗普当着全世界媒体的面,指着曾经得罪过他的澳大利亚前总理、现任驻美大使陆克文说:“我不喜欢你,可能永远都不会。”那场面,尴尬得能用脚趾抠出三室一厅。
你品,你细品。你在前线为老大“两肋插刀”,老大在后面“插你两刀”。这种单向奔赴的“忠诚”,除了感动自己,还能有什么用?澳大利亚似乎没搞明白一个根本问题:中国是它的最大贸易伙伴,是真金白银给它送钱的客户;而美国,只是把它当成在亚太地区牵制中国的棋子,一块好用但不那么金贵的“砖”。
这次P-8A连夜仓皇逃窜,其实也把这种“棋子”的宿命写得明明白白。美国绝不会为了你的一次冒险行为,真的下场为你兜底。而中国,则用实际行动告诉你:我的红线就在这里,踩了,就要做好被电一下的准备。事发两天后,中国海事局就发布公告,在南海部分海域搞实弹射击训练。这虽然没点名,但时机选得就是这么“巧”,潜台词就是:这次是干扰弹,下次是什么,你自己掂量掂量。
所以,这事儿的结局已经写好了。随着咱们海空防御体系越来越完善,从歼-16到苏-35,指不定哪天澳大利亚飞行员一抬头,看见的就是一架线条科幻的歼-20。到那时,他们可能就不只是需要心理治疗了,可能得考虑换个工作了。毕竟,在别人家门口玩火,迟早会烧到自己眉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