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如洪流的时代,高铁这一便捷交通方式,却成了矛盾冲突的“高发地”。近日,天津郑女士的高铁“占座”事件,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从网友一边倒谴责到真相反转,再到双方闹上法庭,背后故事令人深思。
2025年8月31日,郑女士带着妹妹和三个孩子,满心欢喜地登上前往沈阳的高铁。她特意订了9号车厢4张商务座车票(一名儿童免票),期待一家人能舒适出行。可到座位前,她发现预订的1A座位被一位老太占据,老太女儿小美不仅不让座,还态度强硬。郑女士虽愤怒,但考虑到孩子,选择在社交平台发文求助。她晒出车票,称老太母女买一等座却蹭商务舱,还暗示对方故意占便宜。帖子发布后,网友们义愤填膺,纷纷谴责老太母女“倚老卖老”“没素质”。
然而,事件很快迎来反转。涉事老太女儿小美联系媒体,还原了事情全貌。原来,老太此前在上海做了颈椎手术,医生叮嘱乘坐交通工具要平稳。小美本想带母亲坐飞机,但担心起降影响母亲血压,便改乘高铁,还花3529元为母亲买了8号车厢商务座,自己则买了9号车厢一等座。
上车后,小美发现8号与9号车厢不互通,且8号车厢商务座设计让母亲躺坐时不断下滑,无法休息。情急之下,她向乘务员说明情况,申请换到9号车厢未售出的1A座位。乘务员出于人道主义关怀同意了,但告知若座位售出需配合换回或协商。
列车快到天津南站时,乘务员通知小美1A座位已售出,需返回原座位。此时距离停靠仅几分钟,母亲行动不便,行李也需整理,根本来不及。小美计划等郑女士上车后协商暂时换座。郑女士一行上车后,小美诚恳解释并询问是否介意换座,郑女士未明确表态。乘务员协助协商时,郑女士突然呵斥乘务员,小美只能不断道歉。之后郑女士说“没事”,便带着孩子坐在2C座位上,小美以为事情解决。
可没想到,旅途中郑女士拿出小瓶子朝她们喷洒刺鼻液体,孩子吵闹外放视频时,老太想回原座位,小美联系乘务员借轮椅将母亲送回。本以为事情结束,小美却在网上看到郑女士扭曲事实的帖子,还遭其及朋友围攻诋毁。小美愤怒不已,收集证据向警方报案,决定维权。
随着双方说法公开,事件细节引发争议。郑女士有4个商务座可用(包括2C),并非“无座可坐”;小美强调换座经乘务员同意且当时1A未售出,不属于“占座”;郑女士未提及老太手术等情况,被质疑“掐头去尾,引导舆论”。
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双方未达成和解。小美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权,郑女士未再公开回应。此等高铁座位纷争事,信息偏差引众议。沟通若多三分善,何来闹剧惹人泣。网络发言需谨慎,理性客观别偏激。尊重包容共相处,和谐之花处处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