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与普京阿拉斯加会谈后美对华关税政策突变,印度成最大受损方
8月15日的阿拉斯加,埃尔门多夫军事基地外风很大。基地附近的咖啡馆老板还在和老顾客聊着当天有啥新鲜事儿。谁也没想到,这一天会成为国际能源和贸易格局转折点。特朗普跟普京在那儿关起门来聊了仨小时,据说连桌上的俄式咸黄瓜都没剩下几根,但两人出来时却是各自沉默。
第二天清晨,美东时间刚过六点,一条消息悄悄溜进华盛顿圈子:美国暂缓对中国购买俄罗斯能源加征关税。这事让不少关注全球贸易的人心里一惊——原本说好的“二级制裁”突然踩了刹车,还留了句“两三周后再看”。据观察者网援引福克斯新闻采访,特朗普把原因归结为“会谈进展顺利”,但实际情况远比表面复杂。
家里老人总爱念叨一句,“打铁还得自身硬。”这话放到中俄合作上挺贴切。今年俄罗斯出口给中国的能源占总量快一半,“西伯利亚力量”管道、东线油气通道这些基础设施运转得飞快。据上海财经大学某教授分析,中俄之间本币结算比例已经超过九成,人民币和卢布直接兑换,把美元晾在了一边,美国金融制裁基本失效。有村民调侃:“你想掐我钱包,我早就不用你的钱啦。”
美方原本算盘打得响,通过提高对中印等买家进口俄油的关税,让普京不得不低头。但现场情况并不如意——普京当面强调:“俄中能源合作不可干涉。”美国施压空间被堵死。在北京朝阳区一家稀土企业的小会议室,有技术员开玩笑:“我们手里的镨钕可不是闹着玩的,美军工厂要断货可就麻烦喽。”内蒙古白云鄂博矿产能占全球九成,美国库存只够撑三个月。
今年四月,美方曾试图通过145%的高额关税给中国制造业找麻烦,中方反手就是稀土出口管控、削减农产品进口等组合拳,把美农业州搞得怨声载道,不少地方议员直呼吃不消。“去年秋收季节,大豆价格掉下来,我们都愁坏了,”伊利诺伊州农场主马克在电话里抱怨,“这仗不能这么打啊!”
而此刻美国国内压力也越来越大。通胀居高不下,消费者物价因为前期关税上涨2.9%,如果再来一次,对服装、日用品冲击可能翻到60%。有个朋友最近买件T恤贵了一倍,说是全靠“贸易战贡献”。特朗普急需联储降息救市,不敢轻易升级摩擦。这些生活琐碎,在底层流动,比白宫办公室里的文件更真实。
与此中俄之间已形成闭环供应链:俄罗斯提供石油天然气,中国则用无人机、电子设备支援其工业体系,两国互补性强。有冷门传闻称,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东北某机械厂偷偷学习过苏联发动机技术,如今正好用上。“那时候厂里老王天天琢磨怎么拆解样品,现在想起来真值!”退休工程师感慨。
而印度这边,就显得有些尴尬。8月初,美国对印度商品挥刀,加征50%关税,一下子砍到了纺织、鞋类、化工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据孟买港口码头工人回忆,这两周出口订单锐减,他们甚至开始提前休假。“以前每天都是满满当当,现在空荡荡,都怪那些外国政策。”
其实印度的问题不仅仅是被卡住便宜原油入口,更缺乏独立结算体系,只能依赖美元交易,没有议价权。而且,对美出口占比太高——纺织业尤甚,占总出口15%以上。一位德里商学院老师私下讲课时提到:“我们不像中国,可以分散市场风险;现在碰上这个坎,只能硬扛。”
还有个细节容易被忽略:美国指控印度利用所谓“洗油”把俄罗斯原油伪装成第三国产品卖去欧洲,这让欧盟也开始警惕印欧间的灰色地带。一名布鲁塞尔官员私语称,如果没有可靠追踪系统,很难分辨哪桶石油来自哪里。“我们的数据库查不到源头,只能信任标签,可标签又是谁贴上的呢?”
至于莫迪政府喊出的回应口号,在现实面前显得无力。有次新德里的出租司机听广播,说政府要反击,他摇摇头吐槽:“嘴皮子厉害有什么用?东西卖不出去才是真的疼。”
回看整个事件,有意思的是德国总理公开警告,如果破坏中俄原油贸易,会摧毁欧洲工业基础。不少法兰克福制造业老板开始考虑向东扩展采购渠道,还有沙特方面趁势推进石油人民币结算计划,把更多资源投向亚洲市场。这种趋势,在广州一家外贸公司茶歇间也有人讨论,“以后做生意还是多看看东方吧”。
同时华尔街资本集团与所谓“美国优先派”内部矛盾激化,大豆价格跌的时候资本圈骂声不断,而军工企业担忧稀土断供导致生产线停摆。一位纽约投资经理酒会上半开玩笑地说:“现在连赌都不好赌,每天都有新变量。”
据吉林松花江畔的一户渔民闲聊,他觉得国际风云变幻离自己很远,但每次鱼市涨价,总归跟什么‘外面的事’有关。他老婆插话补充,今年春天钢材涨幅吓人,小镇修桥计划推迟半年,全因供应链紧张。“谁知道明年还能不能正常建房呢?”
实际上,即使未来美俄联合开发阿拉斯加稀土,也需要至少三年才能见效,而且成本远超现有水平。不少业内人士估计,到时候市场早已变样,那些豪言壮语未必兑现。在辽宁丹东沿海村落流传一句俗语,“船到桥头自然直,可别忘了修桥的人是谁”。
最后那个“两三周后重新考虑”的伏笔,其实也是一种策略观望。如果乌克兰问题没有突破,美国随时可能重启制裁。但眼下全球力量格局正在慢慢发生变化,多极化趋势越发明显,各国都忙着寻找自己的路数。从小镇居民到跨国公司,从家庭厨房到国家决策,每个人都卷入其中,却没人敢保证下一步走向何处。
夜深的时候,北京南锣鼓巷的小饭馆灯光还亮着,一个老伙计端上一盘炒鸡蛋,自言自语嘟囔了一句古话:“世事如棋,人心难测。”或许,这才是真正的不确定性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史实参考。
部分信息参考观察者网2025-08-17报道及相关专家访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