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8日,上海豫园地铁站的巨幅LED屏前,一群年轻人正举着手机调整角度。
屏幕里《恋与深空》的男主角伸出手,仿佛要牵起现实世界里的玩家。
这个由小红书发起的"游戏TA来访企划",让虚拟角色走进了全国二十多个城市的地标建筑。
在杭州中心商场,素不相识的女孩们因为交换游戏周边小卡片熟络起来。她们并肩站在玻璃穹顶下,对着屏幕里的游戏角色挥手拍照。这种场景让人想起二十年前,日本《B's-LOG》杂志的读者们要等上几个月,才能通过印刷品看到别人的游戏心得。如今在小红书,同样的情感共鸣只需要几秒钟就能完成传递。
这个社交平台正在改变游戏文化的传播方式。数据显示,小红书月活用户已达3.5亿,其中游戏玩家占比接近三分之一。过去一个月里,平台新增游戏类笔记129万篇,总点赞量超过4.63亿。这些数字背后,是玩家们用各种方式记录着与游戏角色的日常互动。
有人把角色立牌装进背包,带着去公园赏花;有人用AR技术让游戏人物"出现"在地铁座位上;还有玩家专程去海底捞为虚拟角色庆生。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内容,在传统游戏社区很难见到。小红书独特的推荐机制,让普通玩家的随手分享也能获得关注。
线下活动的传播效果因此被放大。今年某展会现场,《恋与深空》搭建的婚礼主题展台前,穿着婚纱的玩家们排队等待与角色coser交换戒指。活动结束后,相关话题在小红书的浏览量突破1.1亿次。一条现场互动视频获得18万点赞,评论区挤满"下次一定要去"的留言。
这种传播效应催生了新的周边产品形态。游戏联名款不再局限于徽章海报,开始向香水、服饰、家居用品延伸。有玩家晒出戴着游戏同款戒指的照片,手指上的银圈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这些商品的设计理念,从单纯的收藏价值转向了生活实用价值。
平台内容生态的独特性,让一些老游戏意外翻红。2018年上线的生存游戏《一小时人生》,最近因为玩家分享的温情故事重新走红。一位用户发布寻找游戏里"孩子"的笔记,获得6万点赞。在算法推荐下,两个素未谋面的玩家因此重新取得联系。
8月8日,小红书将在上海复兴岛举办首届RED LAND线下展。从已披露的"沉浸式痛岛"主题来看,这个活动延续了平台连接虚拟与现实的一贯思路。参展的不仅有热门游戏,还包括玩家自制的手工作品展示区。
二十年前的游戏杂志需要编辑筛选内容,现在的社交平台让每个玩家都能成为故事的讲述者。当年轻人在地铁站与LED屏合影时,他们不仅是在记录某个瞬间,更是在参与塑造一种新的游戏文化形态。这种变化或许就是数字时代最有趣的部分——技术终会过时,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永远能找到新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