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爷,你这社保卡真神,吃饭、领补贴都能用?”
“可不咋的!一张卡顶半个家,广场舞、集体生日全靠它!”
8月20日城阳区观涛社区,一边是居民们围坐听反诈课,一边是助老餐厅里热气腾腾的午餐。有人感慨:“现在养老不光有保障,还越来越像享福了!”可这么多服务背后,到底谁在出力?又有什么门道?
养老金融,不只是存钱那么简单
说到养老,大多数人第一反应还是“存点钱防万一”。但你要问78岁的李伯,他会告诉你:现在光靠银行存款早就跟不上时代了。2025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显示,全国60岁以上人口已突破3亿,每10个人里就有2个银发族。单纯的资金支持已经远远不够,“如何让老人活得更自在、更体面”,成了摆在每座城市面前的大考题。
青岛农行这几年干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他们把三代社保卡变成了一把万能钥匙。不仅能领养老金,还能直接刷卡买菜、乘公交、看病报销,就连社区食堂都装上专属读卡器。一顿15块钱标准餐,政府和食堂各补贴几块,加上农行技术加持,有些老人只花8元就能美滋滋地吃上一荤两素。“以前找零还怕丢,现在‘滴’一下搞定。”70岁的王大爷乐呵呵地说。
金融志愿者下沉社区,“造血”比输血更靠谱
很多人觉得银行服务都是高冷范儿,其实城阳区观涛社区里的故事完全不是那回事。每个月都有农行志愿者来讲防诈骗课,有时候还帮腿脚不便的大妈换新社保卡。有一次初慧霞(文化宣传部负责人)开玩笑:“我们活动经费紧张得像‘化缘’,没想到农行主动给我们添砖加瓦。”结果不仅帮忙筹资,还教大家团购低价商品再义卖,让社区自己赚活动经费。这种模式,北京大学老龄研究所研究表明,是当前最有效提升基层适老化服务能力的方法之一。
2025年民政部白皮书披露:全国适老化改造覆盖率不足30%,而青岛市通过银企联动,将50余个社区纳入网格管理,仅今年三代社保卡办理量超7000张,上门服务200余次,这些数据背后,是一个逐步完善的智慧养老生态圈。
“一+N”特色模式,把银行搬进家门口
别以为这些只是临时举措,人家还有系统打法。比如城阳支行为啥叫特色支行?因为他们推出了“一+N”队伍,一个专业团队负责一个街道多个小区,从办业务到送温暖全包圆。不方便签字?指纹认证;排队太久?长辈优先叫号;行动困难?直接上门办业务。据国家统计局核准,截至2025年7月,该分行业务覆盖80多家企业和近200万名持卡用户,全市159家网点实现即时制卡。这效率,比快递小哥还勤快!
企业年金驿站也是亮点之一。“企业客户用我们的系统操作简单,收益常年居全国前列。”林经理自信满满。而且个人养老金账户推广也做得风生水起,“首开首缴礼”“缴存体验礼”等福利最高可拿542元微信立减金。今年账户数量同比增长30%,政策红利落到实处,可不是纸上谈兵。
科技赋能,让生活细节充满温度
很多人担心智能设备对老人来说太复杂,但实际情况却是:三代社保一卡通解决了绝大部分难题。从公交优惠到医保结算,从测算退休待遇到领取惠民补贴,都可以在掌银APP或联合柜台轻松完成。据权威数据显示,仅今年通过一卡通发放惠民资金1.5亿元,惠及超30万户家庭。而这些功能,并非高不可攀,而是真正走进百姓生活的小确幸。
细节决定成败——从反诈课堂里的鸡蛋,到助老食堂的一声刷响,再到集体生日聚会上的欢笑,这些“小事”,才是真正衡量社会文明与幸福指数的新标尺。如果说过去大家关心的是怎么养活自己,如今更多人在意的是怎么过好晚年。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政策推动还是科技创新,都离不开一颗真正为人民着想的心。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如果你的晚年也可以这样安心又自在,你会选择哪种方式去享受人生下半场呢?#百家号银发科技#
本文无任何不良引导,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联百科词条:国务院适老化改造补贴申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