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相信吗? 一个经济发达、科技先进、文化席卷全球的国家,正走在“自我消失”的路上。
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情节,而是正在韩国真实发生的现实。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釜山,韩国的第二大城市,曾经繁华的国际港口。 如今的釜山,街道上随处可见的是银发苍苍的老人,而不是嬉戏的孩童。 数据显示,这座城市65岁以上的老人已经占到了总人口的23%,每四个人里就有一个是老年人。
而20到39岁的年轻女性,仅占人口的11.3%。 这意味着,未来的母亲们正在急剧减少。
釜山已经成为了全球首个迈入“超老龄化”阶段的大城市。 这座城市的人口从1995年的388万,萎缩到2023年的仅剩330万。 研究人员甚至计算出一个“消失风险指数”,釜山的指数已经达到0.490,稳稳地坐在“消失阶段”的区间内。
这一切的根源,都指向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0.72。
2023年,韩国的总和生育率降至0.72,意味着每个育龄女性平均生不到一个孩子。 这个数字在2024年微升至0.75,但仍然远低于人口稳定所需的2.1,稳居全球最低水平。
一年只有23万新生儿出生,对于一个拥有5100万人口的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在首尔,许多年轻夫妇表示,不是不想生孩子,而是根本不敢生。 一套普通的公寓动辄需要数十亿韩元,年轻人即使拼命工作多年,也难以攒够首付。
教育成本更是高得惊人。 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陷入激烈的竞争之中,课外辅导班、补习费用成为每个家庭沉重的负担。 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花费足以让中产家庭喘不过气。
韩国职场文化的残酷性也让年轻人望而却步。 加班文化盛行,工作时间长,压力巨大。 特别是女性,一旦怀孕生子,重返职场变得异常困难。 许多企业虽然表面上支持生育,但实际上却对育龄女性存在歧视。
更令人担忧的是,韩国社会深层次的性别矛盾。 调查显示,许多年轻女性认为韩国社会仍然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和男权思想。 这种社会氛围导致婚姻观念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不婚不育。
数据显示,49岁以下的韩国人中,有一半表示没有计划要孩子。 这种观念上的转变,可能比经济因素更加难以逆转。
与此同时,韩国老龄化的速度令人瞠目结舌。 2022年,65岁以上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17.5%,预计到2025年,这一比例将突破20%,使韩国正式成为“超老龄社会”。
韩国人的平均寿命达到83.5岁,这本是件值得庆祝的事。但当长寿遇上少子化,就变成了社会难题。 养老金体系面临巨大压力,医疗支出持续增长,劳动力市场开始出现短缺。
银行业的研究报告指出,人口老龄化导致韩国消费增长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 这种趋势正在拖累整个经济的活力。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韩国政府并非无所作为。 自2006年以来,韩国已经投入了超过360万亿韩元用于鼓励生育,折合人民币约1.94万亿元。
2024年,每个新生儿家庭可以获得高达2960万韩元的补贴,这些补贴将持续发放到孩子年满7岁。 部分地区还为多子女家庭提供住房优先政策,一些企业甚至为生育员工提供1亿韩元的奖励。
2024年6月19日,时任总统尹锡悦宣布国家进入人口紧急状态,并成立了副总理级别的人口战略企划部,专门协调应对低生育率、老龄化和移民政策。
新政包括延长育儿假、提高育儿津贴、推行结婚减税政策、放宽婚礼和住房法规等,旨在从各个方面减轻年轻人的负担。
然而,这些政策的成效相当有限。 尽管投入了巨额资金,生育率仍然在极低水平徘徊。 专家指出,单纯依靠经济激励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必须改变深层次的社会结构问题。
引进移民被视为可能的解决方案之一。 目前韩国的净移民率为2.63‰,但由于韩国社会民族同质性强,95%的人口都是韩国人,外来移民面临融入困难的问题。
周边国家如日本和中国也面临类似的人口挑战,但韩国的情况尤为严重。 从高生育率到全球最低,韩国只用了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这个过程。
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韩国的宠物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婴儿产品市场。 许多年轻人选择饲养宠物来代替生儿育女,这种生活方式的变化反映出了深层次的社会价值观转变。
研究人员预测,如果当前趋势持续下去,到2125年,韩国人口可能从现在的5100多万锐减至753万,减少幅度高达85%。 这意味着韩国社会结构将变成倒金字塔形,极少的年轻人需要支撑整个老年群体。
军队兵源不足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一大隐患,特别是在面对北方威胁的情况下。 地方城镇的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学校关闭,医院人手不足,基本的社会服务功能难以维持。
韩国的人口危机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社会问题,正在演变成关乎国家存亡的根本性挑战。 一个没有足够年轻人的国家,如何维持其经济活力?如何保障其社会保障体系? 如何守护其国家安全?
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决定韩国是否真的会成为地球上第一个因人口自然消失的国家。#优质好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