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1982年,一场会议刚刚散场,时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江同志快步走上前,叫住了正准备离开的张爱萍上将。他此行目的明确,希望这位开国将军能为他牺牲的父亲题写碑文。张爱萍看着眼前这位年轻人,脑海中浮现出一位熟悉战友的面孔,随即惊讶地问:“你难道就是上青的儿子吗?”这一声带着惊叹的问话,揭开了一段跨越岁月的革命情谊与血脉传承。 书生报国志 提及张爱萍口中的“上青”,便是江上青,江同志的养父。他原名江世侯,1911年出生于江苏扬州一个普通的书香门第,父亲江石溪免费为贫苦百姓治病,为他言传身教了

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意昂体育

江泽民请张爱萍将军题字,张爱萍惊叹:你竟是上青之子,承继英烈遗志!

点击次数:140发布日期:2025-08-18 03:33

1982年,一场会议刚刚散场,时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江同志快步走上前,叫住了正准备离开的张爱萍上将。他此行目的明确,希望这位开国将军能为他牺牲的父亲题写碑文。张爱萍看着眼前这位年轻人,脑海中浮现出一位熟悉战友的面孔,随即惊讶地问:“你难道就是上青的儿子吗?”这一声带着惊叹的问话,揭开了一段跨越岁月的革命情谊与血脉传承。

书生报国志

提及张爱萍口中的“上青”,便是江上青,江同志的养父。他原名江世侯,1911年出生于江苏扬州一个普通的书香门第,父亲江石溪免费为贫苦百姓治病,为他言传身教了为人处世的温和与仁厚。少年时期的江上青,已展露出过人的学习天赋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1927年,还在南通中学求学的江上青便毅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投身于如火如荼的学生运动。然而,革命之路并非坦途。1928年12月,他因参与爱国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审问,他没有丝毫动摇,反而更加坚定。出狱后,父亲将他的名字改为“江上青”,寓意着重获新生,也寄托了躲避追捕的期盼。

黑暗中的火种

改名后的江上青,于1929年6月进入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深造,并迅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上海艺术大学地下党支部书记。彼时的上海,是革命活动的中心,也潜藏着巨大的危险。江上青却无所畏惧,他白天学习,夜晚便到夜校免费为工人上课;周末则深入农村,挨家挨户帮助农民做农活,以此宣传革命思想,壮大革命队伍。

他过于活跃的身影,很快引起了国民党的注意。1929年12月,江上青再次被捕,被关押在上海提篮桥西牢监狱。这次,他遭受了更为残酷的刑罚,甚至被迫目睹战友被处决的惨状。然而,这些非人的折磨并未击垮他,反而让他更加坚韧。他曾掷地有声地说:“坐牢算不了什么,出狱了还要继续奋斗!”1930年冬天,江上青终获保释,尽管身上落下了一身病痛,他依然马不停蹄地投身革命。九一八事变后,他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怒火中烧,撰写了大量文章批判,并与同志们共同创办了《新世纪周刊》和《抗敌周刊》等进步刊物,将革命的火苗洒向全国。

血染皖东北

1938年11月,江上青奉命前往皖东北地区开展抗日救亡工作,担任中共特别党支部书记。他肩负着一项重要使命:争取国民党皖东北某战区司令盛子瑾的支持,促成抗日统一战线。盛子瑾身处孤立,担忧被地方势力吞并,江上青便巧妙建议他与新四军游击队司令彭雪枫取得联系。

1939年春,江上青成功协调盛子瑾与新四军达成合作意向。同年7月,张爱萍将军率新四军部队抵达皖东北。在江上青的周密协调下,张爱萍与盛子瑾顺利会谈,合作协议迅速达成,皖东北成功构建起抗日统一战线。江上青的聪明才智和细致周全给张爱萍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两人经常彻夜长谈救国之道,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然而,令人悲痛的时刻很快降临。随着新四军和八路军在皖东北抗日活动的深入,当地的抗战情绪日益高涨,却也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和地方地主许志远的强烈敌视。为了调和盛子瑾与许志远的矛盾,江上青于1939年8月29日陪同盛子瑾赴会。会谈顺利,许志远表面友善。然而,在返程途中,许志远暗中指挥五百余反动武装对他们进行伏击。江上青猝不及防,身中数弹,当场壮烈牺牲,年仅28岁。盛子瑾负伤逃回营地。江上青的牺牲,对革命队伍是沉重打击,张爱萍将军悲痛地说:“上青的牺牲,让中国革命失去了一根重要支柱。”

结语

江上青牺牲后,张爱萍将军继承了他的未竟事业,于1940年3月成功攻破许志远的据点,彻底清除了顽固势力,皖东北抗日根据地也因此正式成立,实现了江上青的遗志。江上青生前无亲生儿子,只有两个女儿。他的大哥江世俊心疼弟弟遭遇,便将自己的次子江泽民过继给了他,延续了江上青的香火和革命遗志。江泽民自幼便耳濡目染养父的革命事迹,深受其精神感染。新中国成立后,江泽民将养母王者兰接到上海悉心照料,并帮助两位妹妹顺利完成学业。

1979年8月29日,江上青牺牲四十周年之际,江泽民特意回到扬州平山堂,与养母和妹妹们共同缅怀这位英烈。1982年,当地方政府决定为江上青迁葬立碑时,江泽民念及养父与张爱萍将军的深厚情谊,认为由张爱萍题字最为合适,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张爱萍在震惊之余,毫不犹豫地挥毫题写了“江上青同志之墓”八个大字。这份墨宝,不仅是对一位英勇战友的深情纪念,更是对革命火种代代相传的无声见证。此后,江泽民多次带领家人前往烈士陵园祭奠养父。2009年,江上青被评为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百位英雄模范之一。2011年4月10日,江上青诞辰100周年,85岁高龄的江泽民创作了《满江红·江上青百年诞辰祭》一诗,再次表达对养父的无限怀念与崇敬。江上青烈士以其年轻而炽热的生命,谱写了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壮丽篇章,虽未亲眼见证新中国的诞生,但他的理想与信念已深植于这片土地,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